美泰關稅談判破局在即 泰國拒絕農產品零關稅恐遭雙重衝擊
【看見泰國 Vision Thai】面對美國威脅對泰國商品課徵高達36%關稅的貿易壓力,泰美兩國正進行關鍵的關稅談判,8月1日截止日期迫在眉睫。在這場攸關泰國經濟前景的談判中,泰國副財政部長朱拉蓬·阿蒙威瓦(Julapun Amornvivat)明確表態,泰國無法完全屈服於美國對農產品實施零關稅的要求,因為這將對泰國農民和整體經濟造成嚴重衝擊。泰國目前正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若談判破局,將承受美國高額報復性關稅的重創;若完全開放市場,則可能面臨美國和中國商品的雙重衝擊,重創國內敏感產業。(延伸看:美重稅重擊泰國製造業!出口值恐暴跌、失業潮來襲)
目錄快速點
泰國立場:有條件的關稅減讓
朱拉蓬·阿蒙威瓦指出,「泰國只能同意對已經與特定國家實施零關稅的產品降低進口關稅至零。但我們無法對農產品或其他敏感項目將進口關稅降至零,因為這將立即影響經濟體系。」
由於兩國談判代表已簽署保密協議,朱拉蓬·阿蒙威瓦表示無法透露美國具體要求的細節。不過他強調,如果泰國同意對美國農產品出口實施零關稅,根據多項自由貿易協定(FTA),泰國將有義務對其他國家的產品適用相同關稅稅率,這將嚴重衝擊泰國需要保護的產業,特別是保護弱勢群體,尤其是農民的產業。
朱拉蓬·阿蒙威瓦表示,「如果我們同意對美國實施零稅率,我們將無法拒絕與我們簽署自貿協定的其他國家的類似要求。」
多元化出口市場策略
面對美國高額關稅的威脅,朱拉蓬·阿蒙威瓦建議泰國出口商應利用美國嚴峻關稅帶來的風險,尋求替代市場,而非僅依賴美國市場。(延伸看:因應美關稅 泰國強化出口監管)
泰國政府已準備2000億泰銖預算,為可能受到美國高額進口關稅影響的企業和農民提供軟貸款。朱拉蓬·阿蒙威瓦表示,如果預算不足,政府可能會增加預算。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披猜·春哈瓦吉拉(Pichai Chunhavajira)確認,談判團隊仍在更新可能對美國降低的關稅清單,這份更新清單將在8月1日截止日期前提交。
談判失敗的五大風險
泰國商業銀行經濟情報中心(SCB EIC)警告,如果泰國未能在8月1日前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達成協議,泰國經濟可能面臨五大重大風險:
1. 美國出口市場份額流失
泰國出口產品,特別是電子和電器產品,可能在美國市場失去份額給競爭對手。泰國的主要競爭對手目前面臨的報復性關稅都低於泰國。
2. 農業和畜牧業面臨風險
如果泰國無條件同意開放市場給美國商品,農業和畜牧業,特別是豬肉、雞肉和玉米,可能受到嚴重衝擊。泰國的生產成本明顯高於美國,且嚴重依賴國內生產,小農將特別脆弱。
3. 下半年國內需求疲軟
私部門投資預計將下降,消費支出可能大幅放緩,特別是在第四季。美國進口關稅和對泰國產品報復性關稅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投資計劃延遲。
4. 貨幣政策委員會可能進一步降息
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可能在今年內兩次降低政策利率,以配合惡化的經濟狀況。如果美國談判失敗,泰國將面臨更大的下行風險。
5. 政府需謹慎評估市場自由化利弊
泰國政府必須評估開放市場給美國商品的利弊,在降低報復性關稅和增加來自外國進口競爭的衝擊之間取得平衡。
進口激增的嚴峻挑戰
大城銀行研究(Krungsri Research)預測,泰國可能損失高達1620億泰銖的長期出口價值,受創最嚴重的將是嚴重依賴美國市場的部門,如紡織、皮革和鞋類產品。這些部門合計佔2023年泰國GDP的13.6%。
整體影響預計將使泰國2025年GDP成長率放緩至僅1.5%,出口成長率降至1.6%,相較於今年前五個月14.9%的出口成長率大幅減速。
為減輕36%關稅的嚴重影響,泰國已提議廣泛取消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包括液化天然氣、飛機、玉米和工業機械,以努力減少泰國對美國目前價值46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如果泰國能獲得與美越之間類似的協議,即美國對泰國商品課徵20%關稅,泰國對美國商品課徵0%關稅,預計將大幅減少對泰國出口的衝擊,將損失限制在僅17.4億泰銖,比36%關稅的影響小9.3倍。
然而,這個選項伴隨著重大負面後果,特別是雙向進口壓力的風險。雖然可能有助於減少出口挑戰,但對美國商品實施0%關稅可能導致美國對泰國的進口大幅增加27%,即1880億泰銖,造成美國商品大量湧入市場,加上來自中國商品的持續湧入,形成雙重衝擊局面。
這種情況源於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貿易轉移和中美貿易戰導致的貿易規避等因素。
受此進口激增影響最大的將是農業、食品和飲料部門,美國商品可能以超過100%的速度湧入市場。汽車、運輸設備、紡織、皮革和塑膠等其他部門也可能看到來自美國的進口出現兩位數增長。
這種進口激增將削弱敏感國內部門的競爭力,特別是農業,該部門在2024年僱用了泰國近28.6%的勞動力,可能阻礙泰國的長期成長潛力。
專家建議:加速市場多元化
分析師指出,泰國目前面臨國內結構性問題和政治不確定性,加上旅遊業復甦慢於預期的挑戰。在美國和中國都採取更嚴格貿易政策的情況下,泰國的政策選項有限。
專家建議,泰國應加速市場多元化,並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談判,以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重新獲得更大的經濟自主性。這將有助於泰國將重點轉向解決結構性問題,而非持續被迫採取防禦性政策回應。
核稿:陳韋如
封面來源:網路合圖
原文网址: h t t p s : / / v i s i o n t h a i . n e t / a r t i c l e / t h a i l a n d - r e j e c t s - u s - z e r o - t a r i f f - d e m a n d s - f a c e s - d u a l - i m p a c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