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政策惹議!禁LGBTQ+捐血是公衛考量還是歧視?

捐血政策惹議!禁LGBTQ+捐血是公衛考量還是歧視?


【看見泰國 VisionThai】泰國行政法院近期裁定,維持現行禁止LGBTQ+族群捐血的政策,理由是為了公共安全,且不構成歧視。該判決引發LGBTQ+倡議團體不滿,呼籲泰國紅十字會國家血液中心(National Blood Centre)重新修訂捐血申請表,讓血液篩檢制度更包容、更符合科學依據。

在2019年,一名跨性別女性向泰國行政法院提出申訴,認為泰國紅十字會國家血液中心的捐血申請表設計具有歧視性。

根據現行制度,捐血者填表時,須填寫性行為方式、伴侶是否屬高風險族群及HIV預防用藥(如PrEP、PEP)使用情況。被判定為高風險族群(如LGBTQ+族群、性工作者)可能遭拒捐血,導致部分人選擇隱瞞事實。

泰國彩虹天空協會(Rainbow Sky Association of Thailand)主席、性別平等委員會成員基提努‧達拉瑪達查(Kittinun Daramadhaj)向《曼谷郵報》表示,法院混淆了兩個不同層面的概念,一個是捐血時透過問卷進行的初步篩檢,另一個則是後續實驗室對血液安全性的檢測

泰國愛滋研究暨創新中心(Institute of HIV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HRI)執行長妮塔雅‧帕努帕克(Nittaya Phanuphak)認為,現行風險分類方式已過時、缺乏科學依據

她強調,只要採取有效防護如使用保險套、服用PrEP或PEP,或病毒量維持在「不可測」(undetectable)狀態,即可顯著降低感染風險。

她補充,目前的實驗室技術如核酸擴增檢測(NAT),能直接偵測病原體,確保血液安全,不應再以性別或身份作為風險判斷依據。

妮塔雅建議,捐血表格應對性行為、職業與防護方式保持中立,避免歧視性工作者、PrEP使用者或與HIV陽性但無傳染風險的伴侶。

她提議新增「使用何種HIV防護方式」選項,既能提升包容性,也有助於確保血液供應穩定。

過去的申請表僅要求「身理男」捐血者說明是否有肛交行為,不僅延續「男男性行為者(MSM)」的刻板印象,也忽視異性間也可能存在肛交行為與相關風險。她說,若能新增「使用何種方式預防HIV」的選項,不僅能提升包容性,也有助於確保泰國血液供應安全且充足。

核稿:陳韋如

封面僅為示意圖

原文网址: h t t p s : / / v i s i o n t h a i . n e t / a r t i c l e / t h a i l a n d - l g b t q - b l o o d - b a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