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头条新闻社讯 11月6日,国际劳工组织(ILO)于近日发布的《居家护理:泰国及跨境老年人居家护理劳动力需求预测》报告中指出,随着泰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无偿护理老年人的家庭成员比例下降,老年人居家护理劳动力需求将大幅上升,到2037年,其需求至少增长70%,总人数超过25万人,其中约5.5万人为外籍劳工。为此,ILO建议泰国政府加大对护理经济的投资,为泰国本地及跨境劳动力护理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确保民众获得可负担的居家及社区护理服务,并持续改善该领域劳动者的工作条件。

泰国推行“就地老龄化”(aging in place)政策,即大多数老年人继续居住在自家而非入住养老院或私人护理机构,其原因之一是许多家庭无力负担后者所需费用。若泰国政府不加大投资,护理负担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尤其是低收入家庭。
目前,泰国的有偿护理职位的包括护士、社区志愿者和家政工人,其中不少为跨境劳动力。ILO在报告中表示,泰国的劳动力老龄化加剧,年轻劳动力进入护理领域的意愿降低,因此,跨境劳动力在家政及护理劳动力中的占比持续上升,其角色将进一步扩大。为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ILO建议泰国政府加大对护理经济的投资,并根据相关法规切实保障该领域劳动者的权益。

ILO的报告还倡导以下措施,以大幅缩小泰国预计护理缺口,将该领域劳动力需求降至10万人以下:
– 建立合法公正的跨境务工通道;
– 认证并提升泰国及跨境劳动力护理劳动者的技能;
– 加强健康知识普及;
– 扩展社区护理系统;
– 投资远程医疗及辅助设备等技术。

国际劳工组织驻柬老泰区主任钱晓燕表示,此次的研究清楚表明,泰国老年人居家护理模式若要取得成功,其关键在于认可、保护并重视护理工作为一项专业技能。在该领域的投资可为泰国及跨境劳动力,如护理工作者等,创造体面就业,助力泰国构建可持续、公平且惠及家庭、社区及经济的护理体系。
据悉,《居家护理:泰国及跨境老年人居家护理劳动力需求预测》报告由ILO“东盟三角计划”(TRIANGLE in ASEAN)编制,获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及加拿大外交部资助,为泰国老年人政策、劳动力移民及护理经济提供数据支持,契合2024年在国际劳工大会上通过的里程碑式《关于体面劳动和照护经济的决议》。
(编译:KA;来源:bangkokbiz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