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曼谷邮报消息,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最新研究显示,诈骗分子可接触到73%的泰国人,其中47%已成为金融诈骗受害者,但大多数人受骗后选择沉默。
该研究结果于上周在“2025年泰国央行研讨会:迈向更安全、更包容的数字金融”上公布。朱拉隆功大学副教授努安诺伊表示,73%的泰国人面临被诈骗高风险,而已有近一半人曾经受害。
在诈骗类型中,冒充呼叫中心骗局最常见,占30%的案件;但造成损失最大的则是投资骗局,占受害者79%。研究指出,受害者多为婴儿潮一代和X世代,主要被骗入投资和电话诈骗,他们的月均收入在1万至3万泰铢之间。Y世代和Z世代则多因求职诈骗和网络购物欺诈受害,月均收入从不足1万泰铢至3万泰铢不等。
调查发现,受害后42%的受害者选择直接联系诈骗者,28%保持沉默,仅10%报案,9%向朋友或熟人求助,7%选择屏蔽诈骗者,少部分人会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经历。许多人不愿报警的原因在于程序复杂、耗时长以及羞耻感。
努安诺伊强调,随着科技进步与数字银行普及,数字渠道金融诈骗在全球范围持续上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数据显示,诈骗造成的损失占各地GDP比例为香港0.29%、新加坡0.15%、泰国0.14%、马来西亚0.08%。
在人均诈骗案件数方面,新加坡最高,每百万人中达8,527件,其次为香港5,960件、泰国5,769件、马来西亚1,023件。但泰国单案平均损失相对较低,为1,847美元,而香港为26,372美元,新加坡5,985美元,马来西亚10,001美元。
她补充说,除了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提高金融素养与数字素养同样至关重要,才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免受诈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