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泰国环境研究所所长、泰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TBCI)秘书长威占在PPP塑料网络研讨会上透露,泰国每年的废弃物总量约为2700万吨,其中约200万吨(13-14%)是塑料。这个数字很高,而且很可能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增长而增加。虽然政府的长期目标是将塑料回收率提高到25%,但实际情况是,目前的回收率仅在21-22%左右,与多年来设定的目标相差甚远。
威占表示,当前塑料垃圾在城市中泛滥,但管理却依然不到位。此外,新冠疫情更是加剧了这一情况。在此期间,居民纷纷选择线上订餐,导致塑料垃圾数量激增。相比之下,由于卫生问题,塑料回收率已降至仅19%,导致被丢弃的物品数量多于被回收的物品数量。
一个尤其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残留在环境中尤其是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这些塑料不会消失,它会分解成被称为微塑料的微小颗粒,悄无声息地污染食物链。分析发现,包括泰国海域在内的亚太地区微塑料含量非常高。一个令人震惊的例子是对一条泰国鲭鱼的分析,结果发现了7到8个微塑料颗粒。一旦进入人体,它们就不会消失,并可能对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另一个关键挑战是法律障碍,尽管泰国制定了塑料管理计划和路线图,其中包括一项概述禁用某些类型塑料的行动计划,但这些计划并未取得应有的成效,因为缺乏有效的法律来规范或禁止塑料的使用。此外,塑料中仍不断添加对环境有害的含氧化学品。
生产者延伸责任法 (EPR) 要求生产者对其生产的塑料包装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负责,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泰国的立法进程尚需时日,与清洁空气和全球变暖立法相比,塑料废物立法尚未成为优先事项。此外,全球塑料公约的谈判尚未完全成功,部分原因是减少原生塑料生产的问题,以及泰国曾经有过一部回收法,但该法后来被废除,需要重新撰写,从而造成了需要紧急解决的法律真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