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總理貝東丹違憲 成泰國17年來第5位被撤職總理

泰國總理貝東丹違憲 成泰國17年來第5位被撤職總理


【看見泰國 Vision Thai】泰國憲法法庭今(29)日裁定總理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違反憲法第106條任職資格要求,立即解除其總理職務。這起風波源於今年5月泰柬邊境衝突後,貝東丹與柬埔寨參議長洪森(Hun Sen)的通話錄音在6月外洩,引發國內強烈反彈,成為了17年來第5位遭司法機關撤職的泰國總理。

錄音門事件始於5月28日泰柬邊境軍事衝突,造成1人死亡。為緩和緊張局勢,貝東丹致電洪森進行協調,但通話錄音在6月中旬被洪森陣營公開,內容立即震驚泰國社會。錄音顯示,貝東丹在通話中尊稱洪森為「叔叔」,自稱「侄女」,並批評泰國陸軍第二軍區司令。最具爭議的是,她表示願意滿足洪森的要求,詢問「你想要我做什麼,我都願意做」,並將泰國軍方將領稱為「對方的人」。(延伸看:泰國總理與洪森通話錄音外洩!暱稱「叔叔」稱軍官裝酷掀政治危機

36名參議員於7月1日向憲法法庭提出彈劾請願,指控貝東丹違反憲法第106條第4項「展現誠實」和第5項「不得嚴重違反倫理標準」的任職資格要求。憲法法庭當日受理案件並依法暫停她行使總理職權。

憲法法庭在司法裁決中認定,貝東丹對洪森做出無限讓步,將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構成濫用職權和嚴重倫理違規。法庭表示,這起事件讓公眾懷疑她的行為是否有利於柬埔寨而非泰國。

面對指控,貝東丹曾解釋這是「私人對話中的非正式方法」,目的是緩和緊張局勢和維護國家和平。她聲稱採用溫和詞語和基於問題的談判策略,先讓柬方透露期望,並強調對話中沒有出賣泰國利益。

然而憲法法庭並不接受這些辯護理由,認為身為總理的言行必須符合更高的道德標準。

隨著貝東丹遭撤職,整個內閣依法集體辭職,代理總理普譚(Phumtham Wechayachai)將暫代職務。貝東丹於2024年8月宣誓就任,成為泰國最年輕總理,但任期僅1年就告終。(延伸看:素立雅擔任代理總理 新內閣7月3日宣誓貝東丹懶人包

國會現在必須依憲政程序選出新總理,可能候選人包括為泰黨前檢察總長猜卡盛·尼提西里(Chaikasem Nitisiri)、前總理巴育(Prayuth Chan-ocha)等。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學者分析,為泰黨在政治協商中處於不利地位,選出新總理可能曠日持久。(延伸看:前總理“巴育”民調回歸聲浪高漲

核稿:陳韋如

封面來源:官方社群

原文网址: h t t p s : / / v i s i o n t h a i . n e t / a r t i c l e / p a e t o n g t a r n - p r i m e - m i n i s t e r - r e m o v e d - c o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 c o u r t - r u l i n g /